结构素描用于研究对象的特征!
1
对象的“织理”及其特征可以在直观中被把握,并且可以用线条(辅以少许调子)直接表现出来,不需要经过“分面”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2
在直观中需要能够区分“本质性”内容和“非本质性”内容,描绘的时候保留前者而舍弃后者。
3
“本质性”内容包括形体的“团块”以及团块与“团块”之问的关系。
4
面的结束和开始形成线条,因而“团块”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条来很好的表达。
5
因而不存在独立的线条,每一根线条都有自己的归属度,或者归属于形体,或者归属于背景。
6
线条有受光和背光之分,受光的线(也就是受光的消失的面)浅,而背光的线(也就是背光的消失的面)深。
7
通过线条描绘团块的边界及团块之间的关系,一个个的团块组合成新的形体(比如手臂),然后一个个形体组合成完整的人物形象。结构素描的塑造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推进的。
8
不以对象为出发点的“处理”(比如画面虚实处理以及黑白灰处理)要尽量少。
9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回到对象本身”,撇开“分面”,撇开画面处理,是为了让对象本身“说话”。
10
“回到对象本身”以后,对象的“织理”会被提示出来,它将给予画面一种真正的力度感,并且可以引向艺术创造的源头。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感谢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