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已经弄清楚为什么甲龙实际上需要尾钉

科学家们已经弄清楚为什么甲龙实际上需要尾钉

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认为甲龙(中生代的装甲恐龙)尾部的主要功能是抵御掠食者。但现在看来,他们将不得不改变主意。

正在战斗的甲龙可能会用它们的尾巴从侧面互相撞击

甲龙,侧身面对凶猛的捕食者,准备用沉重的尾巴狠狠地揍他一顿——这可以说是一种古生物学的陈词滥调,可以在大量关于恐龙的书籍和电影中找到。知道这些和平的食草动物有多少食肉动物在同一地区共存,就可以合理地假设它们需要一种强大的防御武器。

虽然甲龙与霸王龙的冲突令史前爱好者兴奋不已,但新证据表明,装甲恐龙更有可能用武器互相攻击。特别是,在检查了祖尔恐龙(

Zuul crurivastator

)的甲壳后,来自国外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它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刺断裂了,但随后伤口愈合了。由于只有身体两侧的尖刺受损,科学家们认为这种伤害不是捕食者造成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伤口会位于顶部。

祖尔的尾巴足足有三米长,尾部硬得像把柄,尾端长成了一对形似大锤的骨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恐龙的物种名称

crurivastator

在翻译中的意思是“粉碎胫骨”:描述恐龙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使用尾巴来保护自己免受大型捕食者的伤害。

现在,看来必须重新考虑甲龙尾巴的主要用途:虽然毫无疑问,一只防御性恐龙可以使用他的狼牙棒来对抗前进的敌人,但它的主要用途,就像鹿角的用途一样,并不是要削弱捕食者, 但要击败声称占领领土的对手或准备交配的雌性。

Zuul 外壳:受损的尖刺(红色)在还活着的时候愈合了

存在甲龙类好斗的其他证据,例如骨折和愈合的肋骨或受损的尾巴。当然,造成这种伤害的原因可能非常不同——例如,在洪水期间,一只被水流卷入的甲龙被扔到岩石上——但至少其中一些是愤怒的对手造成的,他们用狼牙棒互相殴打.

顺便说一句,奇怪的是,在甲龙灭绝数百万年后,巨大的犰狳尾部也获得了狼牙棒,并且根据外壳的特征性断裂判断,使用这种武器互相攻击. 然而,这并不特别令人惊讶,因为大自然经常以类似的方式解决类似的问题:对甲龙有效的方法后来对哺乳动物派上了用场。

该研究发表在

《生物学快报》

杂志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