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打呼噜,很多人都不当回事,甚至当成“睡得香”的表现。可你知道吗?持续打呼噜其实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更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
从耳鼻喉科医生的角度来看,打呼噜并不只是单纯的“鼾声”,而是上呼吸道阻塞的外在表现,严重者还会诱发睡眠呼吸暂停,威胁生命健康!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耳鼻喉周成勇)
🔍为什么你会频繁打呼噜?
1️⃣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或鼻息肉会造成鼻道狭窄,空气流通不畅,睡觉时振动软组织,就会发出呼噜声。
2️⃣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是常见的打呼噜原因,堵塞咽喉部气道,导致呼吸不畅。
3️⃣舌根后坠+咽部肌肉松弛
年龄增长或肥胖人群,咽部肌肉张力下降,睡觉时舌根后坠,造成气道狭窄,是成人打呼噜的常见元凶。
4️⃣体重超标、颈部脂肪堆积
肥胖人群咽喉部脂肪多,增加了呼吸道压迫,颈围粗者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更高。
5️⃣睡姿不当、饮酒过度
仰卧时咽喉更容易塌陷;而酒精则会加剧肌肉松弛,导致打呼噜更响、更频繁,甚至憋气。
🩺医生建议:这样做,告别反复发炎!
📌及时检查呼吸道结构
如有长期鼾声大、睡眠不安、白天困倦等症状,应进行鼻咽喉检查或多导睡眠监测(PSG)。
📌控制体重
减重可显著改善呼吸道通畅性,是很多打呼噜患者的“天然治疗”。
📌侧睡+抬高头部
避免仰卧、选择侧睡,或稍微抬高枕头,有助于减少舌根后坠。
📌避免烟酒刺激
戒烟限酒、晚饭不过饱,能减轻呼吸道黏膜充血,改善打鼾
📌必要时接受干预治疗
严重者可考虑佩戴呼吸机、口腔矫治器,或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别再小看打呼噜,它可能是“慢性窒息”的开始!
如果你或家人出现鼾声骤停、睡醒头痛、注意力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别让“睡觉的声音”掩盖了身体的求救信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